川普關稅倒數激發企業囤貨潮,洛杉磯港貨運量創歷史新高

洛杉磯港迎歷史高點,企業搶運應對政策不確定性
美國最大港口——洛杉磯港迎來了其117年曆史上最繁忙的關稅港貨高一個月。據港口運營方公佈的倒數囤貨數據,2025年6月的激發集裝箱處理總量達到89.2萬個標準箱(TEU),同比增長約8%,企業較5月增長32%,杉磯史新外匯理財刷新紀錄。運量業內普遍將這一現象歸因於特朗普政府即將生效的川普潮洛創歷新一輪關稅政策,企業爲規避成本上升風險紛紛加快進口步伐。關稅港貨高
政策預期推動補庫存潮,倒數囤貨市場展現“避稅式熱情”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激發此次吞吐量激增主要是企業“關稅時效窗口”所致,並非真正的杉磯史新經濟需求繁榮。他指出,運量自4月美國開始徵收通用關稅以來,川普潮洛創歷進口顯著放緩。但6月下半月起,受部分關稅延期和企業備貨影響,貨運需求快速回暖。外匯操作
這一“搶運潮”背後體現出市場對政策變動高度敏感。Seroka指出:“政策頻繁調整讓我們無法有效規劃港口運能,這種突發增長雖然看似樂觀,實則風險重重。”
多國受威脅加稅,企業加速清關進度
在即將到來的8月1日關稅生效期前,特朗普政府已向逾20個國家發出通牒,涵蓋加拿大、巴西等主要貿易伙伴。其中,加拿大商品可能面臨高達35%的關稅,巴西甚至高達50%。這一系列關稅威脅進一步刺激美國本土企業爭相從受影響國家提前完成貨物進口。
港口方面預計,7月的吞吐量也將保持高位,爲此已臨時增開7艘貨輪,以應對新一波搶運高峯。但Seroka同時指出,隨着補庫存週期結束,8月起港口運量或將出現回落。
節前備貨機會渺茫,庫存管理面臨挑戰
隨着時間推移,零售商爲年底節假日採購所需的窗口正逐漸關閉。Seroka提醒,受制於運輸週期與供應鏈協調限制,若現在仍未下單,則年底商品極可能趕不上銷售旺季。
美國零售聯合會也發出預警,稱今年8月至11月期間,美國主要港口的吞吐量將同比下降10%以上。與此同時,消費者價格或因高關稅承壓而上升,尤其對家居用品、小電器、服飾等類目影響明顯。
消費者承壓時間點或提前,企業難逃漲價趨勢
Quo Vadis Capital的零售分析師John Zolidis預測,部分商品的零售價將在未來數週內明顯上漲,尤其是非日常消費品類。供應鏈成本的上移正逐步傳導至終端消費層面,消費者或將在第三季度明顯感知到漲價效應。
在經濟增速趨緩、通脹預期仍在高位的背景下,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策略正推動企業採取極端應對措施。儘管短期港口繁忙數據亮眼,但從長期看,不穩定的政策環境可能對貿易格局和供應鏈效率構成更大威脅。
政策頻變擾動市場,企業策略亟需轉型
洛杉磯港吞吐量創紀錄反映了市場對政策突變的敏感反應。從“搶運”到“觀望”,企業正被迫在貿易不確定性中調整物流與庫存管理策略。未來幾個月,政策明朗化與供應鏈重塑將成爲各方關注的焦點。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chtscam.com/html/1c9299906.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